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 端午节快乐还是安康好
端午节,人们存吃粽子、戴香包,饮雄黄、挂艾草、划龙舟等习俗。除了这些习俗,最重要的,莫过于向亲朋好友传达祝福了。
但在端午节,我们表达真挚祝福的时候,只能说“端午安康”,却不能说“端午快乐”。至于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纪念不朽的屈原
众所周知,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及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到贵族大臣们的利益,遭到排挤和流放,最后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悲愤难耐,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生物吃屈原尸体,不停地往江中投入粽子、倒入雄黄酒,把农历五月初五确定为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纪念吴国良将伍子胥
伍子胥是吴王的良将,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带领吴军杀入楚国首都,将已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报杀父杀兄之仇。后又带领吴军灭越国,越国国王勾践将自身作为人质押在吴国,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吴王夫差听后大怒,令人在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体沉于钱塘江中。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
三、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我国的孝女。相传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曹娥寻找多日后,仍未找到其父,于是在五月五日的那一天,14岁的曹娥投江寻父,几天后,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走出江。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道,于是便将每年的五月五日作为节日纪念曹娥。
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 扩展
这还要从古时候说起。古时,阴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五月初五这一天被称是恶月恶日,各地会举办各种祛毒活动,俗称“躲端午”、“避五毒”。所以,端午节是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的原因。经过历年的演变,目前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包括挂菖蒲和艾草、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像等,这些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
祭祀传统
此外,不能说端午节快乐也是从传说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个角度来说的。相传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以及在门廊上挂艾草等方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心痛万分,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自尽。还有传说,春秋时期的忠臣伍子胥,五月五日这一天被投入大江;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也是五月初五这一天。因此,在这一天说“快乐”二字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保护身体,驱赶毒虫
最早的端午节习俗,也都与“保护身体,驱赶毒虫”有关。例如“喝雄黄酒”可以防止毒蛇伤人,在家门口“挂上艾草”,也是用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所以端午节的祝福,我们会说“安康”而不是“快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